禹铸九鼎
佚名〔先秦〕
禹收九牧之金,铸九鼎。皆尝亨上帝鬼神。遭圣则兴,鼎迁于夏商。周德衰,宋之社亡,鼎乃沦没,伏而不见。《史记》
昔日夏后开使蜚廉折金于山川,而陶铸之于昆吾……九鼎既成,迁于三国。《墨子》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大禹收集九州的铜,铸成了九个鼎,这些鼎都曾经烹饪牲牢而祭祀上天。每逢遇到圣主鼎才出现,以后鼎迁于夏、商,周德衰,宋社稷亡后,鼎就埋没隐藏而不见了。
从前夏启派蜚廉到山川采金,在昆吾铸了鼎,九鼎已经铸成功了,将要三代相传。
注释
金:这里是指铜。
上帝:天之最尊者。
蜚廉:,亦作飞廉,黄帝孙子颛顼的后裔,是商纣王的大臣,秦国和赵国的祖先。
简析
《史记》选段简洁地叙述了禹收集九州金属铸造九鼎的传奇故事,九鼎不仅用于祭祀上帝鬼神,还象征着政权的更迭与兴衰;《墨子》选段不仅展示了古代铸造技术的精湛,还强调了九鼎作为权力象征的重要性,以及它们在历史变迁中的流转与影响。
白华
诗经·小雅·鱼藻之什〔先秦〕
白华菅兮,白茅束兮。之子之远,俾我独兮。
英英白云,露彼菅茅。天步艰难,之子不犹。
滮池北流,浸彼稻田。啸歌伤怀,念彼硕人。
樵彼桑薪,卬烘于煁。维彼硕人,实劳我心。
鼓钟于宫,声闻于外。念子懆懆,视我迈迈。
有鹙在梁,有鹤在林。维彼硕人,实劳我心。
鸳鸯在梁,戢其左翼。之子无良,二三其德。
有扁斯石,履之卑兮。之子之远,俾我疧兮。
羿射河伯
《楚辞》〔先秦〕
冯夷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,天帝署为河伯。河伯化为白龙,游于水旁,羿见射之,眇其左目。河伯上诉天帝,曰:为我杀羿。天帝曰:尔何故得见射?河伯曰:我时化为白龙出游。天帝曰:使汝深守神灵,羿何从得犯?汝今为虫兽,当为人所射,固其宜也。羿何罪欤?
渐渐之石
诗经·小雅·鱼藻之什〔先秦〕
渐渐之石,维其高矣。山川悠远,维其劳矣。武人东征,不皇朝矣。
渐渐之石,维其卒矣。山川悠远,曷其没矣?武人东征,不皇出矣。
有豕白蹢,烝涉波矣。月离于毕,俾滂沱矣。武人东征,不皇他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