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折桂令·长江浩浩西来

赵禹圭 赵禹圭〔元代〕

长江浩浩西来,水面云山,山上楼台。山水相连,楼台相对,天与安排。诗句就云山动色,酒杯倾天地忘怀。醉眼睁开,遥望蓬莱,一半儿云遮,一半儿烟霾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长江水浩浩荡荡一泻千里的从西而来,到了镇江附近,突然出现巍峨金山在江中突兀而起,山上楼台更是奇观。山和水相连着,楼台相对着,真是天所安排。在这胜景中,要举杯痛饮,乘兴赋诗,连风云烟霞好像也为之变色,倾天地而忘怀。当从酣睡中睁开朦胧的眼睛时,只见眼前金山若隐若现,一些儿被云雾笼罩,一半儿陷于烟霾之中,像是海上的蓬莱仙山。

注释
折桂令:折桂令系曲牌名,属北曲双调,正格是六﹑四﹑四﹑四﹑四﹑四﹑七﹑七﹑四﹑四(十句),但是第五句以后可酌增四字句。或单用作小令,或用在双调套曲内。
水面云山:金山本在长江中(清末江沙淤积始与南岸相连),故云。云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金山寺在镇江西北,作者在元文宗至顺年间(1330—1332年)曾担任镇江府判一职,此曲大概写于这期间游金山寺后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陈思思,于湘婉.元曲鉴赏大全集 下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2.09:496

赏析

  “长江浩浩西来,水面云山,山上楼台”。作者下笔并没有直接写金山寺,而是先描写金山寺气势不凡的背景。长江自夔门向东,穿过三峡天险,经湖北,过江西,流安徽,入江苏,两岸虽然不乏高山丘陵,但地势基本上是比较平坦的,没有什么障碍,江水如脱缰的野马,浩浩荡荡,一泻千里。但到了镇江附近,却突然出现“水面云山”的景象,巍峨的金山在江中突兀而起。山立江中,这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种奇迹,即使作静态描写,也可谓大观。元曲《黑漆弩·游金山寺》中就有“苍波万顷孤岑矗,是一片水面上天竺”的句子。作者在这里用“浩浩西来”的长江作背景,以动衬静,就使金山的景象显得更加壮观,给人一种天外飞来之感。而金山寺雄踞在从江中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这首小令前六句写江山楼台,境界开阔,气象雄浑。面对如此壮景,作者不禁发出了“天与安排”的惊叹;末三句写他醉眼朦胧,遥望金山寺,犹如蓬莱仙境,隐约显现于一片云霭烟霾之中。全曲气势阔大,境界雄浑,表现出豪放恣纵的特色,把人引入无限的遐想之中。

赵禹圭

赵禹圭

汴梁人,字天锡。世祖至元间为镇江路行大司农司管勾。文宗至顺元年累迁镇江路判官,三年致仕。 1篇诗文  5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蟾宫曲·京口怀古·镇江

卢挚 卢挚〔元代〕

道南宅岂识楼桑,何许英雄,惊倒孙郎。汉鼎才分,流延晋宋,弹指萧梁。昭代车书四方,北溟鱼浮海吞江。临眺苍茫,醉倚歌鬟,吟断寒窗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阳春曲·别情

王伯成 王伯成〔元代〕

多情去后香留枕,好梦回时冷透衾。闷愁山重海来深。独自寝,夜雨百年心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山家

刘因 刘因〔元代〕

马蹄踏水乱明霞,醉袖迎风受落花。
怪见溪童出门望,鹊声先我到山家。
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